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文章
教育科研——
数学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18/10/12 12:52:14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373次

二上第三单元

提供者

刘婕

复备者

刘婕

5的乘法口诀

根据反馈调整

教学目标提示

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 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 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本环节课上花费时间过长,可将一部分内容放置预习中,在学习单上有所体现。

这里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较多,应把重点放在5的乘法口诀汇报上。

总结数格子的方法:1.两数之间为一格;2.每跳一次的终点与起点相减。

素材与策略

一、 激趣导入

1. 画手激趣。

谈话:(教师伸出自己的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能把自己的手画下来吗?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白纸,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一只手画在这张纸上。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后(5人一组),在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 数手指。

提问:请小朋友看自己小组画出的图,你能数出图上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吗?

学生5个5个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手指。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10、15、20、25。

谈话: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表格填一填。

学生看图边数边填表。

反馈:你是怎样填、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一边数一边填,也可能一边加一边填)

提问: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很好,除了这些方法外,你还能想出更好的算法吗?(用乘法算)

谈话: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乘法算一算。(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 自主探索

1. 尝试编口诀。

提问:(指图中的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几个5?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1个5   1 × 5 = 5

再问:你能根据1 × 5 = 5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五得五)

要求: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独立编出其他5的乘法口诀,并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下面的练习纸上。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商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 小组交流。

要求:让学生把编口诀的过程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并把自己组编出的口诀写在画有手指图的白纸上,由组长把写好的口诀贴到黑板上。

3. 全班交流。

谈话: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说一说自己组是怎样编出口诀的。本组的小朋友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小朋友可以向他们提问题。

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编口诀的过程。

引导其他组的小朋友提问: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4. 记忆口诀。

谈话: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口诀。

反馈: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你是怎样记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中可能出现:由其中一句口诀推出与它相邻的两句口诀;5乘几结果的个位上不是5就是0;用手指帮助记忆,一个五、两个五……)

5. 游戏练习。

对口令。师生互对、同桌互对。

学生齐背口诀。

三、 巩固深化

1. 游戏:乘法大转盘。

转盘转到相应位置,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口答乘法算式的结果。

2.抢答:口算5以内的乘法

3.语文中的数学:出示《春晓》

学生朗读古诗,发现每句话都是5个字,提出数学问题

  1. 小动物助学习

谈话:同学们学习的真认真,小青蛙和小兔子也想来看看我们学习的怎么样了呢。瞧,它们正一蹦一跳的赶过来。

学生观察图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出小青蛙、小兔子每一次跳了几个,用三句话说出图中内容:xx每次跳()格,跳了几次,求一共跳了多少格?

四、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 后 小 记

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引导学生想到此处有几只手也就是有几个5,再让学生据此编口诀,通过乘法的意义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







IMG_7164

IMG_6832IMG_7170(20181206-152123)

IMG_7171(20181206-15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