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文章
教育科研——
语文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18/10/26 12:48:31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521次

我校于10月25日,举办了语文组教研活动,全校语文老师参加,由史慧珍老师上了一节《小小的船》。本次语文研讨活动立足课堂教学根基,扎实推进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效的学,教师高效的教,每位探索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江宁区空港小学 语文 备课文案

教材

《小小的船》

提供者

史慧珍

复备者

史慧珍

课题

《小小的船》

根据反馈调整

教学目标提示

一、认识“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两个生字和横折钩2个笔画。

二、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描绘图景的奇妙,感受夜空的美好,背诵课文。

素材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船”字

(一)教师课件出示一只船,学生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船?

预设:木船、小船

(二)相机出示“船”字字卡,带着学生去读好“船”字。(注意翘舌音和前鼻韵母)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引导学生说出小船。

引导语】 好了,现在请睁大你们的眼睛,这条小船会变,它变来变去,变成了一条?

预设:小小的船、更小的船

(三)相机出示“小小的船”字卡,引导学生“的”是轻声,读的很轻,一带而过。

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四)所以,我们知道,这节课学的课文就是《小小的船》。(板贴提前准备好,贴上,跟老师读小小的船,齐读)

过渡语】这是一只小小的木船,那你们的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船呢?

预设:轮船、货船

师:看来你们的生活真的很丰富,史老师今天也带来几张船的图片,大家看一看认不认识他们啊?(多媒体出示船的照片:客船、货船、游船)

过渡语】但是啊,我们今天学习的《小小的船》和这些都不一样的,它很特别,好,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56页,小手捧书,稍稍外斜,眼睛看字,字字入目。先听老师读课文。看谁听得很认真,等会能自己读的比老师要好。

二、朗读感受,学习生字

(一)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

【引导语】史老师读完课文,该你们自己去读了。但是,史老师有自读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相机出示自读要求:词儿连读不拖音、找一找小小的船是什么)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月儿”

师:课文读完了,不知道答案你们有没有找到。在公布答案之前我们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看你们读的怎么样。(指名两位学生去读课文)

师:你们读的都很好,很清楚,声音响亮,希望等会我们学完课文你们读的更有感情。

【引导语】那有没有同学发现我们课文中的小小的船很特别啊?他就是我们黑板上的船吗?有哪位学生想说一下?

预设:月亮、月儿 (教师相机出示“月儿”的词卡,引导学生学习“月儿”,提醒“月”是整体认读音节,“儿”是特殊韵母。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师:声音响亮但不是吼,月儿都听到你们的呼唤了呢,那这个月儿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月牙形、弯弯的。

(三)认清词语,读好句子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奖励你来读这个词语(相机出示“弯弯的”字卡,提醒学生注意前鼻韵母的发音)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过渡语】史老师把这个弯弯的月儿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哪位同学能发现这个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预设:弯弯的、两头都是尖的。

师:表扬这位学生,观察的非常的仔细认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上台指一指两头尖尖的。读好生字“两头”相机出示字卡(询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尖尖的东西呢?)预设:针、尺子、铅笔

师:看来你们都是观察生活点滴的学生,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所以,像这样上面小,下面大的物体就叫尖,请同学读好这个字音,“尖”。

【引导语】月儿的两头是尖的,还是弯弯的形状。下面请同学读好第一句话。

师:读的很正确,但是老师没有感觉到可爱,请听老师读,然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再去读。

生:指名朗读第一句话,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过渡语】史老师在你们的朗读中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个月儿,有个小女孩也很喜欢这弯弯的小小的月儿,她都情不自禁的坐到月亮上去了呢,你们猜她能看见什么呢?(相机学习“坐”字和“看见”,出示字卡和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师:引导学生读好“坐”平舌音,“看见”是前鼻音韵母

师:小女孩坐到了月亮上面,他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星星,天空

师:奖励你来读好这个词语“星星”,相机出示字卡。引导学生注意后鼻音。

生: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过渡语】史老师仿佛也看到了好多星星,那这些星星是怎样的呢?

预设:闪闪发光的、闪闪的

生:读老师相机出示的字卡“闪”,前鼻韵母闪。

师:读的很闪。闪这个字,外面是个门子框,里面是个小人。一个人在门里面一闪而过就是闪,谁来做做这个动作?(学生或者老师做动作,学生体会)

指名读“闪闪的星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引导语】闪闪的星星挂在哪?

预设:天空中,蓝蓝的天

师:表扬你看到了蓝蓝的天,说明我们的环境真是很好呢,我们也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才能看到蓝蓝的天。奖励你来读这个生字,相机出示“蓝蓝的天”字卡。

生:当小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师:读的真的很美,很蓝。请大家也坐到月儿上读好第二句话吧。

生: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过渡语】这篇《小小的船》课文还是一首儿童诗呢,谁能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读好这首诗。

生:指名读2人,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脑海想象美丽奇妙的图面)

【引导语】《小小的船》不仅是一首儿童诗,还是一首儿歌呢,有谁听过这首儿歌?

多媒体播放《小小的船》音乐,引导学生在脑海想象画面,第二遍会唱的试着唱出来,变唱边感受自己坐在了月儿上。试着自己背一背全篇课文。

师:大家表现的太棒了,我们黑板上几颗闪闪的星星也喜欢你们呢,它说他想跟你们回家,还说要跟这节课表现好的学生回家。我们看看谁坐的最端正了。上来摘星星的同学还要把小星星的秘密的找到,并且说对说出来。

生:上课表现好的学生2~3名,上讲台摘星星。

过渡语】这节课大家变现的都很棒,刚刚得到小星星的学生可以找史老师换消费积分卡哦!下面让我们回归到我们的课本,语文书56页,小手捧书,稍稍外斜,眼睛看字,字字入目。师,小小的船,预备起。

三、认清字形,学写生字

【引导语】课文也读了,下面该到史老师教你们写字的时候了。

多媒体出示“月、儿”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独体字,特别强调“横折钩、竖弯钩”,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书上描写再书写。

强调坐姿和书写姿势,多媒体展示正确坐姿和写字的图片。

教 后 小 记







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上《小小的船》小结与反思

  我在一(1)班执教了一节语文组内教研课《小小的船》,虽然上课前也在认真准备,也在其他班级试上过两次,但是当天的课堂效果也并不是特别好,说明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当然自己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多的。上课结束后,龚校利用宝贵的时间和我单独评课,简明扼要的说出了几点不足之处,我们语文组在孙老师的主持下对本节课也进行了研讨与点评,下面我结合龚校和几位老师的想法小结一下,同时也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首先,他们能够看得出来我是上课前认真准备的,并且通过课堂的常规训练能够对一(1)班的孩子进行很高的评价,我很开心,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与安慰。我以后也会通过课堂上的课堂常规训练,使得自己教的孩子懂礼貌,有规矩。

  其次,龚校在听课的时候的发现在课堂差不多过去20分钟左右的时候有些孩子已经开始疲倦了,这一点我也是有所发现,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准备再加上上课时的紧张心情,我并没有灵活的做出课堂调整,而是依然用枯燥的小口令“抱臂坐正”,使得孩子们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同时,龚校建议教师要统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组织教学,即可以选用一些小游戏的方式去辅助教学,缓解孩子们疲劳的状态也能调动本节课的课堂氛围与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我们的任务是书本上的教学,但是为了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教师适时的做出教学调整,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龚校的这个建议我会慎重考虑,不断学习,不断思索,将组织教学真正的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接着,各位语文老师在研讨这节课的时候也提出了和龚校一致的想法,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是不是过多的加进去了拼音的知识,有些“本末倒置”。他们也提出来拼音是为识字去服务的,是辅助的手段,并不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去强行加进去,比如教“夜色”的时候不要刻意的强调“整体认读音节”和“特殊韵母”,只是让孩子们去读好这两个生字,这一个词语就行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和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有些过分在意试卷上的题目,因为拼音也是刚学完,有些复习拼音的因素加进去了。因此,拼音的教学和生字的教授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拼音只是识字的辅助手段,拼音的学习需要单独的复习,结合考试内容去不断的加强巩固记忆,这一点也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然后,对于朗读的教授过程,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时间过长,却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本来我的安排是本节课在朗读中感受夜空的美好,能达到熟练成诵的目的,但是效果确实有些不太好。龚校和各位老师也帮我分析了原因,主要是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性不够,没有找到重点去指导教授。应该注意教师范读的重要性,但是我本身没有太注意朗读的停顿以及语气的抒发,导致孩子们也没有读出我想要的感情,只是一味的花时间去没有目的的去读。在朗读的教授上也都是大家的难点,让孩子读出我们想要的“美丽”“可爱”有些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朗读上去花功夫去思考,首先应该注意读好字,这一点我有注意,同时词语的朗读也有在读,但是在字和词语连起来读短语的时候并没有突出,而是一下子过渡到了句子,导致孩子们有些突兀,抓不着重点,左老师建议在读好字词的基础上应该也要读好短句,然后再读好句子。其次想要读好句子要注意停顿,即在一些关键的字后面停一下,然后再接着去读,读出层次感,或许慢慢的就会引导好孩子们读好一句话。最后,教师在朗读的时候注意自己读的语气,低年级的孩子效仿能力特别强,他们会跟着老师学。孙老师也提出在读一些重点不太好理解的词语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事物让孩子们去联想想象,比如在教授朗读“闪闪的星星”一词时,有些孩子读不出那种可爱的感觉,可以给孩子出示一些闪闪的物体,比如孩子的眼睛,宝石等,引导孩子去联想着读,效果应该会更好。

  最后,在教授写字的环节由于之前的朗读耽误了太长的时间,后面的写字有些潦草,准备的不是特别的齐全,在教授主笔画“横折钩”和“竖弯钩”的时候老师没有深入探究字的书写点,即“横折钩”书写时注意横折处的顿笔停留,“竖弯钩”书写时要主要弯的圆滑。通过此次的教授,生字的书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教师应该在上课前仔细的研究生字的构字特点和写字技巧。

  我知道课上还是有一些小问题存在,本来一节课上好也不是一件难事,我认真准备了也不会太遗憾愧疚,只是听过这么多的意见和建议,感觉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为自己的进步空间大高兴。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更好的反思总结,争取一次比一次认真,一次比一次进步,和语文组的老师一起加油进步!

                                                               

C:\Users\hp\Desktop\4CE3E064FA4E440C3A28C2022BC598F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