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八)
发布时间:2025/5/14 10:36:16 作者:左倩 浏览量:7次
空港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八)
教学之树常青,源于深耕细作;课堂之花绚烂,始于集思广益。为持续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内涵,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共享与互助提升作用,2025年5月13日下午,空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齐聚一堂,针对经典寓言故事《小猴子下山》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集体备课研讨。
本次备课聚焦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小猴子下山》。老师们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解读,深入分析了故事中重复递进的结构特点、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以及蕴含的“做事要目标明确、持之以恒”的朴素道理。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爱模仿、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但乐于参与活动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大家共同梳理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尤其强调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关键动词的体会以及初步寓意感悟的引导。
研讨环节紧扣新课标对低段阅读教学的要求,老师们重点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深入交流:
1. 明确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定位:在落实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基础目标的同时,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小猴子的行为,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初步体会做事三心二意可能带来的结果,渗透初步的行为引导和思维训练。
2. 探索低年级叙事性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一致认为教学应充分体现活动化和情境化。建议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如“跟着小猴子去下山”)、引导学生模仿小猴子的动作(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等)、利用图片或简笔画进行情节排序、设计角色扮演朗读、设置关键问题(“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引发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趣味盎然的活动中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感受形象、触发思考。同时,强调在语境中识字学词,特别是对动词的理解和运用。
基于集体研讨形成的共识,主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刻反思和优化调整。重新梳理了教学思路,更加注重情境的贯穿性、活动的层次性(如从模仿动作到理解原因再到简单讨论)以及朗读的指导(如何读出小猴子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力求让学生在活泼、互动、充满探究趣味的课堂氛围中,扎实掌握知识,初步感知寓意,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
每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都是对课堂教学内核的深度挖掘;每一次热烈的研讨,都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积蓄能量。本次《小猴子下山》的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是教学设计的精益求精,更是教育理念的交融与教学艺术的切磋。它再次彰显了集体备课汇聚众智、以团队合力推动教学提质增效的显著优势。我们期待,这份凝聚着集体心血的教案,将带领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寓言世界里,收获知识,启迪心智,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