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备课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6/23 8:43:3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46次
本学期,我校美术备课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与艺术实践,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造能力。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 聚焦课堂,夯实教学常规根基
1. 精研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深入研读新课标与教材,结合学情分析,共同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策略及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艺术资源融入课堂,精心设计趣味性、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共享优质课件、教具资源,提升备课实效性。
2. 立足课堂,提升教学效能: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关注课堂生成,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即时反馈。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常态化,本学期共开展组内公开课3节,课后深入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3. 规范常规,保障教学质量:严格落实教学计划,认真批改学生美术作业,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与鼓励。定期检查教案、听课记录等教学资料,确保教学各环节规范有序。
二、 活动育人,绽放校园艺术光彩
1. 主题创作,厚植家国情怀:结合重要节日、时事热点(如“六一”儿童节、校园艺术节、环保主题等),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手工、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观察生活、理解社会,在艺术实践中涵养品德情操。
2.赛事参与,拓展艺术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比赛(如美丽中国绘画、江宁区七巧板比赛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共有19人次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0名,二等奖9名,充分彰显了我校美术教育的成果。
三、 教研并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 定期组织学习美术教育前沿理论、新课标解读文章及优秀教学案例,关注核心素养在美术课堂中的落地路径,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
2. 专题研讨,解决实际问题: 围绕“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创新”等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经验,碰撞思想,寻求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
3. 技能提升,夯实专业功底: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绘画创作或手工艺技能练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美术展览,参加区级美术教研活动和线上培训8次,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示范能力。
四、 反思与展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1.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如何更精准地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仍需进一步探索有效策略。
2. 跨学科融合深度: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践已起步,但融合的深度、广度及系统性有待加强,需设计更具整合性的学习项目。
3. 评价体系完善: 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优化,使其更能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
五、 新学期工作展望
展望新学期,美术备课组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1. 深化课堂改革: 持续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强化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
2. 强化特色建设: 结合学校文化及地域特色,尝试开发校本美术特色课程或项目(如纸浆画特色工艺、绘本创作等),打造更具辨识度的美术教育品牌。
3. 优化教研效能: 聚焦关键问题,开展更有深度的“小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或论文,促进教研成果转化。
4. 完善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更科学、多元的学生美术素养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记录与成长档案建设(如建立学生美术作品电子档案袋)。
5. 拓展展示平台:继续办好各类展览、比赛活动,积极利用校园网、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学生作品,提升影响力。寻求更多校外优质艺术资源的引入与合作。
本学期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凝结着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汗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营造更加生机盎然、艺术芬芳的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