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继续教育  > 文章
教育教学——继续教育——
研磨淬炼“代表课” 稳步推进“促课改”

发布时间:2020/9/11 21:05:51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922次

研磨淬炼“代表课”  稳步推进“促课改”

——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举行第三期“代表课”课堂展示与点评活动

为了更好地落实“心向蔚蓝,童梦启航”的办学理念,促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在“永和工作室”的指导下,带领一批青年教师探索教育科研,进行第三期“代表课”的匠心打造。“代表课”分为三个阶段、九道工序。暑假期间,在导师刘永和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们已经居家完成了选题介绍、教案设计、学案设计、说课简案、设计说明单5份研究材料。开学初期,学校立刻组织安排了代表课试上活动,以确保展示课高质高量完成

2020910日至11日,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代表课”正式进入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永和工作室”创始人刘永和老师、空港小学刘宁花校长、龚四宝副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篇

910日起,老师们就轮流登场,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精心准备、充满个人特色的“代表课”,导师刘永和现场线上进行点评

第一节课是左倩老师的语文课《精卫填海》,情境导入,激趣,活跃思维;情境感知,梳理,聚焦问题;请假品读,汇聚,理解故事;情境体验,启发,理解精卫;层层深入,步步深入。

第二节课是杨欣然老师的数学课《乘法的初步认识》,直觉感知,活动导入,情境性引出乘法;表象认知,加法铺垫,自主性建构乘法;概念形成,逐层深入,互动性认识乘法;拓展运用,总结提升,合作性巩固乘法;有板有眼,有条不紊。

第三节课是陆文颖老师的语文课《司马光》,多元导入,出示图片,走进人物;多元朗读,走近文本,细读感悟;多元补白,想象练说,讲好故事;多元延伸,拓展链接,积累提升;多元设计,多元实施,顺风顺水,顺理成章。

第四节课是李小欣老师的语文课《寒号鸟》,一是读传说,走进文本意境;二是读角色,欣赏人物特征;三是读情节,感知寓言意蕴;四是读生字,掌握书写要点;层层深入,丝丝入扣,顺风顺水,顺理成章。

第五节课是王晓娟老师的科学课《空气占据空间吗》,问题激起兴趣,当然热情;问题引发思考,跃跃欲试;问题驱动探究,欲罢不能;问题延伸生活,学以致用;设计顺风顺水,教学顺理成章。

第六节课是端木文倩老师的数学课《认识线段》,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兴趣;组织合作探究,探索奥秘;联系生活场景,寻找线段;组织练习巩固,深化理解;课堂教学反思,建构概念;五管齐下,步步为营。

第七节课是王畅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创设情境,唤醒已有认知;利用想象,促进概念抽象;利用想象,理清知识结构;利用想象,总结概念特征;顺风顺水,顺理成章,一线串珠,一气呵成。

第八节课是陈晓涵老师的语文课《山行》整体读,自主性感知美;理解读,互动性领略美;反复读,合作性品味美;延伸读,反思性升华美;选择读,延伸性表现美;一读到底,一气呵成。

第九节课是孙珍卿老师的语文课《生活万花筒》,情境创设,彰显建构学习的趣度;结构思考,开掘建构学习的深度;学习建构,增加建构学习的厚度;要素整理,拓展建构学习的广度;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第十节课是董征宇老师的科学课《点亮小灯泡》,情境导入,点燃合作学习的热情;以生为本,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互评互助,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探究延伸,促进合作学习的拓展;层层深入,步步为营。

第十一节课是夏爱菊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回望生活,感受规则,点亮生活价值;交流生活,了解规则,体悟生活态度;探究生活,制定规则,丰富生活经验;回归生活,遵守规则,通达生活意义;一线串珠,一气呵成。

四级点评篇

在精彩的课堂展示环节之后,就进入到“四级点评”环节,分为自我点评、互相点评、校级点评和导师点评。

首先是教师的说课自评,结合先前的选题介绍、说课简案等,就自己上课时的想法与感受条分缕析地进行评价。接着就是进行同伴之间的互评,每位老师都认真听取他人的点评,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随后,进行的是校级点评,学校领导刘宁花校长和龚四宝副校长分别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对此次“代表课”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青年教师们能以“代表课”为契机,抓住每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最后,刘永和所长进行点评,他从教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角度,对青年教师的“代表课”进行评价与指导,同时也对后续的材料提交提出了要求。

“代表课”呈现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背后却是长达数月的积累和准备。之后,教师们还要根据课堂实录以及课堂评价进行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最终形成“思想引领——材料积累——课堂呈现——成果整理”的完整体系。

此次“代表课”的成功开展,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研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