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2/12 11:11:33 作者:张晨 浏览量:6次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 张晨
一、工作目标
本册教材由八个单元组成,一般包括导读页、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其中,课文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口语交际4次,习作8次,语文园地7个。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提问,还有一个特殊单元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包含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此单元没有设置语文园地。此外,教材还设有“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一)强化单元整合,双线组元
1. 主题明确: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如“自然之美”“童年生活”“家国情怀”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理解和感悟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内容,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语文要素贯穿: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这些要素贯穿于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等各个板块中。例如,“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在精读课文中通过具体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进行总结归纳,在习作中鼓励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把事情写清楚。
(二)构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
1. 精读引领:精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师通过细致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表达等。
2. 略读拓展:略读课文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独立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3. 课外阅读延伸:“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三)注重方法指导
1. 阅读方法: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学习批注的方法阅读、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等。这些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2. 习作方法:在习作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怎样开头、结尾,怎样描写细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口语交际方法:针对口语交际,教材给出了明确的交际要求和方法指导,如认真倾听、清晰表达、尊重他人观点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四)凸显语文实践
1. 口语交际:设置丰富多样的口语交际话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 习作: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不同类型的习作任务,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3. 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弘扬优秀文化
1. 经典文本:教材选取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包括古诗、童话、散文等,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价值观引导: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无私、勇敢、执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学科现状
本年级7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与乡镇。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四年级语文组计划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的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资料袋、阅读链接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科书,要凭借这些教科书,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的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科书,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科书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3.领悟表达的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4.积累语言:对于教科书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科书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依据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创设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侧重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能力。重视交际方法、策略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法,学习运用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
(四)习作的教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与三年级一样,对习作作了两条线的安排。一是在每组的“单元部分”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这八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多次小练笔。
1.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2.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3.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先在该组的导语中点出,再在第一篇课文的后面作具体的布置,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交流展示。
四、重点工作
1.在阅读的同时,既教给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
3.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4.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力求学生做重点发言人,做讨论的主持人,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
5.写真实的作文,写有中心、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作文。
6.提升独立阅读技能,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7.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提升举措
(一)识字写字教学:1.多样化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字谜识字、生活识字等。2.强化书写规范,注重姿势、笔画和结构,开展书写活动。
(二)阅读教学:1.培养阅读兴趣,推荐书籍,采用趣味导入。2.教授阅读方法,包括不同阅读方式、做批注、运用阅读策略。3.拓展阅读视野,结合课文推荐材料,开展阅读分享。
(三)习作教学:1.激发写作兴趣,创设情境,鼓励写日记周记。2.加强写作指导,明确要求,提供范例,批改反馈。3.丰富写作形式,开展多种写作活动,利用多媒体资源。
(四)口语交际教学:1.创设真实情境,根据主题进行角色扮演等。2.培养倾听习惯,通过游戏和讨论等方式。3.提高表达能力,鼓励发言,注意语言规范流畅,开展比赛活动。
(五)学业评价:1.采用多元化方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2.结合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和结果。3.进行个性化评价,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家校共育:1.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等及时反馈学生情况。2.开展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家长交流经验。3.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如亲子活动,发挥家长职业优势提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