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文章
教育教学——
技术赋能教学,助力课堂增效——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开展“金陵微校”智慧课堂专题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22 18:37:36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183次

技术赋能教学,助力课堂增效

——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开展“金陵微校”智慧课堂专题教学实践

为认真落实江宁区区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我校以区教改为契机,依托“金陵微校”平台,在校内积极探索智慧学习课堂的校本范式,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自3月以来,由教务处和信息处牵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次“金陵微校“专题培训会,鼓励教师们拿起技术的“武器”打造智慧课堂,真正做到带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帮助提升教学效率。

本学期,依托我校“蔚蓝研修班”,借课改之东风,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联合打造了“金陵微校”智慧课堂专题教学实践展示活动,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堂以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又极具个人特色的精彩纷呈的“智慧课堂

李小欣老师的语文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借助金陵微校的里面的立体形象素材,清晰地展示旅行的路径,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用所见代替所感。李老师在课上运用了同屏功能,能够将学生书写的过程实时呈现出来,并予以指导,针对共同出现的错误,着重强调,加深印象。最后的课堂总结板块,利用金陵微校思维导图部分,使知识结构化,让课文课堂深入人心。

陆文颖老师的语文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问题支架,借助金陵微校的素材资源,以及书写功能,课堂开始以“戎”字为例,标准化书写,同时强调了笔顺和字形,借助重点标注功能,加强印象。陆老师在课上运用了随机”互动选择功能,请学生阅读文章,并结合学校的小飞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即时反馈评价,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创新了评价的形式。支架教学重层次,情境教学重体验,问题教学重启发;雅趣教学,自然而然。

刘婕老师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课前渗透,学生利用金陵微校平台软件完成导学单任务,对课程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课中学习,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随意写出数,结合平台动画,输出答案,体现了即时的交互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互动兴趣在紧张有趣的的数学游戏“双人PK”中,学生辨析数字和答案,同学们用尽浑身解数赢得竞赛,整个课堂都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课后建构,利用金陵微校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一气呵成

杨欣然老师的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利用金陵微校的技术资源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解析密码,感悟规律。在课堂中“双人PK”中,学生快速将相同的图形间隔排列,辨析间隔排列的本质;利用金陵微校的 “小组PK”、“抢答”和“随机”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整节课营造出一种开放自主、高效交互的教学氛围

王畅老师的数学课《认识厘米》,充分利用金陵微校的工具包,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解析密码,让学生到电子白板上感受一厘米的长度,认识厘米的大小巧用趣味素材,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营造了开放、交互的高效教学氛围。

     

王晓娟老师以思考手电筒的工作原理为导入,运用了学科工具中的素材,与学生一起认识电池、灯泡等电路元件的结构与功能。在实验环节,王老师运用了“趣味素材”功能,让学生用手指画出导线,连接电路元件,观察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让学生体验代替想象,印象深刻。王老师通过同屏功能,实时展示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以多组学生们成功例子为基础,一起总结归纳了点亮小灯泡的根本原理。从现象出发总结规律,起承转合步步为营,问题解决做中学习,以人为本生本课堂。清新自然,循循善诱。

 

董征宇老师的科学课《地球的表面》,充分利用了金陵微校“火花学院”的教学资源,使得地球仪立体化、虚拟化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点击、拖动可以进一步查看地区的地形和地貌,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董老师以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为契机,以合作为主线,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把小组的学习单结果以同屏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能及时看到其他小组学生学习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D董征宇老师  

在精彩的课堂展示环节之后,就进入到“级点评”环节,分为自我点评、互相点评、校级点评。首先是教师的说课自评,就自己上课时的想法与感受条分缕析地进行评价。接着就是进行同伴之间的互评,每位老师都认真听取他人的点评,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随后,进行的是校级点评,学校领导刘宁花校长和夏爱菊主任分别对青年教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对此次“金陵微校”的授课准备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青年教师们能以“金陵微校”为助手通过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有趣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引领更多教师借助金陵微校”平台,将技术运用课堂中,使我校智慧课堂教学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