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文章
教育教学——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听课反思——张晨

发布时间:2020/9/29 10:34:32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842次

听课反思

空港小学 张晨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整篇篇幅很长,但是语言浅显易懂。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预测的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项语文要素呢?听了史老师的课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在初读的时候,建议可以采取边读,边根据故事情节做预测。旁边有批注,可以特意在堂上给学生讲解了“旁批”,告诉孩子旁批可以批问题,批预测,批想法等等。利用做旁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预测的时候,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预测的一些 基本方法,积累经验,以锻炼和培养能力。同时为了巩固学生对预测方法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在旁批的下面写上去预测的依据。

二、在指导学生精读的环节中,可以试着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解,体会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把自 己当作中的人物,把读得有滋有味。史老师的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有生单独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等,训练学生的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今天史老师的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预测单元的课文是不用预习的,但不预习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说,不预习对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要求就有点高了。对于班级里相对后面的那些学生,可能在短时间连课文意思都没有读懂,让他们猜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第二、对于第一次接触旁批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一开始就让他们写,可能难度偏大了,很多孩子不知道要怎么写,写在什么地方。第三、我们的日常课堂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我们的孩子似乎习惯于对标准答案的一种期待,在预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时,大部分孩子都是顺着情节往下猜。其实猜测可以是很大胆的,可以是天南地北,与别人不同的,只要说出自己的依据即可。这也让我反思,是不是平时的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泯灭了孩子们的童心?